关爱耳朵
众所周知,耳朵是人们感知世界、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器官,每个人都要好好保护自己的耳朵,关爱耳朵、保护耳功能就是关爱我们的健康。10月24日,我校特邀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姜辉为同学们作《关爱耳朵》的主题讲座。
耳朵为听觉器官,能够分辨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并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耳朵的主要结构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外耳、中耳和内耳。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主要有集音、扩音、辨别声音来源和美观的功能。如此看来,对外耳的关爱当然也就必不可少,在这一方面,与我们最息息相关的便是“挖耳朵”。很多人都有过这种感受,耳内过多滋生的“耳屎”会影响我们,大多数人都会采取一些“挖”耳朵的行为,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这种习惯。据姜医师介绍,人们一般认为“耳屎”就是耳内的垃圾,其实它的学名叫耵聍,俗称“耳屎”或“耳蝉”。耳内耵聍多少因人而异,一般情况下,耵聍会在说话、吃饭、打呵欠时,随下颌运动,借助耳道皮肤上汗毛的推动作用,缓慢地从耳道内向耳道口移动,干燥成痂、自动排出。因此,常挖耳朵可以说是多此一举,甚至还是一种不良习惯,可能诱发多种耳朵的疾病。
中耳主要有传递扩音的功能。对于中耳,我们最为熟知的与之相关的便是“中耳炎”这种疾病。引发“中耳炎”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与我们生活最为密切而人们又常常忽视的便是擤鼻涕。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压力迫使鼻涕向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就可能会引发中耳炎。因此,姜医师建议我们在擤鼻涕时用手指压住一侧的鼻孔,由另一侧将鼻涕向外擤出,然后用相同的方法再擤另外一侧鼻孔,这样能够有效降低患中耳炎的几率。
内耳主要有产生听力和平衡的功能。耳朵像眼睛一样非常重要,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好,不去噪声大的场所,不把耳机戴在耳朵上,不要把音量开最大等。
我们还能听到远山风吹过树林传来的声响,还能听到风吹过花丛传来的花香,还能听到飞鸟划过天空扇动翅膀的声音,还能听到鱼翔浅底时划开水流的声音,这世界如此美好,让我们跟耳朵一起去领略这世界的美好吧!


|